从“铁杆球迷”到“掌舵人”:局长的运动DNA
清晨的沈阳奥体中心,阳光刚爬上塑胶跑道,辽宁省体育局局长李明(化名)已经换好运动装,和一群晨练的大爷大妈打起了太极。“别看我现在是局长,小时候可是校篮球队的‘得分王’!”他笑着揉了揉腰,额头的汗珠在阳光下闪着光。
李明的运动基因似乎刻进了骨子里——学生时代是田径队的主力,工作后哪怕再忙,每周也要抽空去球馆打两场羽毛球。正是这份对运动的执着,让他从基层体育工作者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。“体育不是少数人的舞台,而是每个普通人都能参与的快乐游戏。”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。
创新玩法:让体育“破圈”又“出圈”
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,辽宁的体育传统深厚,但如何让更多人爱上运动?李明的答案是“玩出新花样”!去年夏天,他牵头举办了“城市运动嘉年华”,把广场舞大赛和电竞挑战赛放在同一舞台上——广场舞阿姨们跳着《最炫民族风》,旁边电竞少年们正盯着屏幕操作《英雄联盟》,现场笑声不断。“传统体育和新兴项目本就该互相拥抱,”李明说,“只要能让年轻人愿意动起来,形式不重要。”
更让人惊喜的是“冰雪运动普及计划”。辽宁虽不靠山,但利用冬季低温优势,他在全省建了50个临时滑冰场,还邀请冬奥冠军来教市民滑冰。“你看那位穿花棉袄的大妈,昨天还不敢站直,今天就敢滑半圈了!”李明指着滑冰场边的监控屏幕,眼里满是骄傲。如今,辽宁的冰雪运动参与人数比三年前翻了三倍,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喊“我想学滑雪”!
幕后故事:局长的“运动哲学”
很多人以为体育局长的日子是“风光无限”,可李明却常常调侃自己是“运动界的‘店小二’”。“我们的任务就是给老百姓搭台子、铺路子,”他说起去年为社区修建健身路径的事,“有个小区没有器材,居民只能绕着楼道走,我们连夜协调资金,两周就把路径建好了。”
最让他感动的是一位退休教师的故事。老人每天早晚都要去新建的健身步道散步,还特意写了封感谢信:“以前只能在马路边凑合,现在有了这么好的地方,我感觉自己又年轻了!”李明把这封信裱起来挂在了办公室——“这就是我工作的动力,比任何奖杯都有分量。”
如今的辽宁,街头巷尾多了不少运动身影:公园里的太极团、社区的足球赛、写字楼下的瑜伽课……这一切,都离不开这位“爱运动的局长”默默耕耘。在他看来,体育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竞技,而是融入生活的烟火气——就像清晨那碗热乎的豆浆,温暖又实在。
(配图:局长在社区滑冰场教孩子滑冰,背景是嬉笑的人群;另一张是他和居民一起打羽毛球的场景,阳光正好。)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