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城里的运动基因觉醒
重庆的夏天热得像蒸笼,可体院的操场永远热闹。清晨六点半,篮球场的灯光还没熄灭,一群男生正抱着球冲刺——不是训练,是“抢场地大赛”。毕竟,全院只有八个室外篮球场,却养活了三百个篮球社团成员。更妙的是,这里的跑道会“爬山”:沿着阶梯教室往上跑,能直接冲上南山步道,练完步还能顺路买碗酸辣粉,碳水+有氧,完美!
操场上的“江湖”与食堂的“江湖”
体院的操场像个缩小版运动会现场:跳远沙坑旁有人练立定跳远,铅球区藏着几个“大力水手”比谁扔得更远,甚至连羽毛球场都能看到穿运动服的老师和学生混战。最传奇的是“火锅配跑步”定律:每周五晚上,食堂二楼必排长队——不是打饭,是领“运动补给包”:一份麻辣牛肉面加一根能量棒,吃完立刻去操场跑五公里。“没试过?那你根本不算体院人!”大二学妹小棠举着筷子说。
特色课程的“脑洞大开”
你以为体育生只会跑跳?不,体院的课程能把“运动”玩出花!比如《户外拓展》课,老师直接带学生去长江边漂流,教怎么在湍流中保持平衡;“运动康复”课上,学姐们用中医推拿给同学放松肌肉,顺便科普“为什么吃火锅要配冰粉”;最绝的是《体育游戏设计》,学生们发明了“楼道接力赛”——从宿舍跑到教学楼,中间要穿过三个消防通道,还得背一首古诗才能过关。期末考试?就是全班一起策划一场“校园奥运会”,连校长都来当观众!
在重庆体院,运动从不是任务,而是刻在骨子里的习惯。 Whether you're a morning runner or a night owl gym rat, 这里总有属于你的活力角落。毕竟,一座城市的热情,藏在一群人的汗水里;而一所学校的灵魂,就写在每一个跃动的瞬间里。 🏃♂️🥢⛰️
网友评论